復活節(主復活日)是現今基督教徒的重要節日之一,定在每年春分月圓之後第一個星期日。基督徒認為,復活節象徵重生與希望,乃紀念耶穌基督於公元33年被釘死後第三天復活的事件。不過在現今,許多與復活節相關的民間風俗,都不是起源於基督教的。
法 語、荷蘭語和北歐諸語的名稱來自浩然遇難節。「浩然遇難節」一詞在英語和德語原指古代宗教的「春節」,即慶祝春回大地的節日。該節日源於古巴比倫的愛情、 生育與戰爭女神伊絲塔(Ishtar,美索不達米亞女神),後來伊絲塔成了西歐的黎明和春天女神「依絲翠」(Eastre)。
證 據之一是兩個名字有相似的讀音;另一證據是「Eastre」的涵義為東方(East),因為太陽是從東方升起的。希斯錄著的《兩個巴比倫》說 「Easter」(即復活節的英文)是個名字,源自迦勒底,跟基督教沒有關係。[1]其實就是「阿斯塔特」(Ashtart),即天后「貝爾斯特」的頭銜 之一。考古學家萊亞德在亞述找到的碑銘上發現,「貝爾特斯」就是古巴比倫女神伊絲塔。
根據《牛津詞典》和其他一些文章,(比如 Francis X. Weiser的「Handbook of Christian Feasts and Customs」),英文Easter這個字與猶太人的逾越節這個字有關,這不僅因為耶穌就是逾越節的羔羊,而且在時間上耶穌基督的復活和逾越節也吻合。 在很多歐洲的語言里,不僅逾越節的宴席曾稱為Easter,而且早期英文聖經譯本中用Easter來翻譯逾越節。